Sulfur content 含硫量 |
在一定條件下對機器造成腐蝕的雜質 |
% Saturates 飽和烴含量 |
飽和烴是非常穩定的油分子。 飽和烴含量越高,則意味著該種油的抗氧化性和穩定性越強。 |
Viscosity Index(VI) 黏度指數 |
黏度指數用以衡量該種油的黏度。 黏度指數越高,則該種油再大跨度的溫度範圍內的黏性越強。 |
Viscosity 粘度 |
流阻性-即將處於運行狀態中的表層與其他層分離開的能力 |
Viscosity Index 粘度指数 |
温度發生變化時粘度保持不變的能力 |
Chemical stability 化学穩定性 |
抗氧化降解的能力,尤其當處於高溫條件下時 |
Hydrolytic stability 水解穩定性 |
遇水時性能保持不變的能力 |
Demulsibility 乳化分解性 |
與水分離的能力 |
Base Oil Category 基礎油類別 |
Sulfur(%) 琉含量(%) |
Saturates(%) 飽和烴含量(%) |
Viscosity Index 黏度指數 |
|
Group I 類別I |
>0.03 | and/or 和 (或) |
<90 | 80 to 120 |
Group II 類別II |
<0.03 | and 和 |
≧90 | 80 to 120 |
Group III 類別III |
≦0.03 | and 和 |
≧90 | ≧120 |
Group IV 類別IV |
所有的聚α-烯烴(PAO)合成油 | |||
Group V 類別V |
不包含在I- IV類的其它基礎油(也就是二元酸酯類、多元醇酯類等) |
Group I 類別I |
•溶劑精製礦物油
•使用歷史最久和精煉程度最低的基礎油
|
Group II 類別II |
•經進一步精煉增加了飽和烴含量%
•比I類的基礎油更具穩定性,在某些用途上更經久耐用 |
Group III 類別III |
•經嚴格加氫處理,其特性得到改善 |
Group IV 類別IV |
•聚-α-烯烴,為化學合成的“合成烴” |
Group V 類別V |
•包含所有餘下未歸類的基礎油,有些為化學合成的,如二元酸酯類, 多元醇類。 |
種類 | 效 用 | 主要化學成分 | 有效添加量 |
1.流動點降低劑 | 具有將石蠟結晶表面包含起來之界面作用,防止石蠟連續凝集,使低溫流動性良好,大部分寒帶地區潤滑油多有添加。 |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和其他石蠟類縮合物 | 0.1~1﹪ |
2.黏度指數增進劑 | 高分子聚合物低溫時呈盤捲鏈狀構造,高溫時分子可延伸,阻礙油脂流動,對低黏度油使用較有效。 | 聚異丁烯系和具丙烯酸甲酯系 | 2~10﹪ |
3.消泡劑 | 添加於各種潤滑油中,可使泡沫之表面張力不平衡而破壞。 | 矽酮系和脂肪酸酯類 | 2~5ppm |
4.抗氧化劑 | 防止潤滑油因氧化產生酸性物質與油泥而劣化,另氧化生成之過氧化物不起連鎖反應,另可妨害金屬之觸媒作用,間接達到抑制氧化之目的。 | 酚、胺系和有機硫、磷化物 | 0.4~2﹪ |
5.腐蝕防止劑 | 防止軸承等金屬之腐蝕,並在金屬表面行成保護膜,防止金屬之觸媒作用,界而防止潤滑油之劣化。 | 二硫代磷酸鋅和二硫氨基甲酸金屬鹽 | 0.4~2﹪ |
6.清淨分散劑 | 吸著使用中發生之油泥、積碳,並將之分散於機油中(分散作用);在固體表面形成吸著膜,防止碳粒、樹脂沉積於引擎內部(清淨作用);中和因油劣化產生之酸性物質及燃料中之硫份所形成之硫酸(中和作用)。 | 油溶性有機鎂、鋇、鈣金屬磺酸鹽,酚酸鹽磷酸鹽 | 2~10﹪ |
7.油性向上劑 (油性劑) | 其分子可吸著於金屬表面,或與金屬上之金屬氧化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皂類之吸著膜,防止金屬間之直接接觸,達到減磨目的,但在高溫狀態及嚴酷條件下不能使用。 | 高級直鏈脂肪酸、直鏈脂肪酸脂類,金屬皂類(鉛皂)和直鏈醇 | 0.1~1﹪ |
8.極壓添加劑 (EP劑) | 使用於油性向上劑無效或嚴酷條件下,能與金屬表面反應形成耐膠執,耐壓性金屬化合物,防止膠執點與磨耗;EP劑與金屬表面反應生成低熔點化合物,為剪應力小隻無機膜層。 | 有機氯、硫、磷化合物 | 5~10﹪ |
9.防鏽劑 | 使用於多種潤滑油中,能於金屬表面形成被膜,防範水分、鹽分之侵襲,達到防止生鏽的目的。 | 脂肪、環烷酸皂類和磺酸鹽,磷酸酯,有機胺類,硫代磷酸鹽 | 0.1~1﹪ |
10.黏著劑 | 滑動面專用油等要求黏著性之場合使用。 | 不飽和脂肪酸之鋁皂和特殊高分子聚合物 | 視需要 |
11.乳化劑 | 供乳化油使用。 | 環烷酸鹽和脂肪酸皂類 | 視需要 |
12.著色劑 | 賦予特定呈色或螢光,與潤滑油性能無關。 | 油溶性染色劑 | 視需要 |